60 {{$t('次点击')}}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对作为一个经济整体的 社会的就业及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它是经济类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 课。本课程将向学生介绍国民收入的决定、就业、通货膨胀等经济现象的影响 因素。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 1、宏观经济总量的衡量; 2、宏观经济短期均衡和实现及长期的运行; 3、需求和供给的波动如何在整个经济体中传导; 4、政府的经济政策如何作用; 5、全球经济如何对一国经济产生影响; 6、长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本课程也将向学生介绍一些经济模型及其应用,使学生学会用“经济方 法”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本课程在重点对宏观经济学核心理论进行介绍的同 时,也力求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理论的工具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
培养从经济学的角度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经济学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方法。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掌握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生波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 掌握IS-LM模型,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假定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达到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重点是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 掌握AD-AS模型,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基本经济效应、推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周期理论;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 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灵活运用宏观经济学中介绍的具体分析工具和方法。
能运用基本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进行刻画;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能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了解主要宏观经济学派,为今后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思政目标
结合“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日常生活出发,深度发掘身边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思政案例,并利用宏观经济理论进行应用解释,把立德树人融入宏观经济学教育全过程,从而契合教育工作中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思政融合点1
选取章节:第一章 第一节 第十六章 第二节
思政结合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融合点2
选取章节:第二章第五节 第十二章 第三节 第十五章 第一节、第四节
思政结合点: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