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 {{$t('次点击')}}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全书共 4 卷,4690 多页,300 多万字,马克思把前三卷称为理论部分, 第四卷称为历史批判部分。《资本论》主要研究资本家如何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问题。《资本论》一出版就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它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武器。马克思的学说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尤其是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文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和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本课程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读《资本论》前三卷,力求准确地阐释《资本论》前三卷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展现《资本论》的内在逻辑,本课程各章基本上与《资本论》中的各篇对应,所列各节与《资本论》中的各章对应,但也有少数内容密切相关的章合并在一节中介绍。本课程通过介绍《资本论》三卷原著中马克思继承及批判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探讨角度,梳理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积累及再生产理论以及利润分配理论等的重要观点、总结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精华,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资本论》这一经典理论宝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目标
这本导读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解读《资本论》,学生的先修课程已经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的含义和本质、资本增值的产生实现和分配是有过学习的。通过本课程将进一步带领学生对《资本论》第一、二、三卷有关章节进行选读分析,了解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和完善以及他对剩余价值学说的创见,学习马克思是如何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框架下剩余价值的创造、实现和分配问题进行层层探讨、批判的,帮助学生跟随作者的思路去理解作者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鞭辟入里的剖析以及作者对工人阶级解放事业的真诚期盼和指引。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巩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观点的理解,引导学生更真切地体会《资本论》这部巨著在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理论框架、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力目标
《资本论》是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一体的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全面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保证了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着力于探讨特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运动规律,从而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性和暂时性,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人类社会至今仍然运行在马克思阐述的发展规律当中,因此,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 《资本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发展完善的生命力,通过学习经典著作中阐述的观点、原理,掌握经典著作中揭示的各类经济规律,学会从本质层面去分析经济现象。帮助学生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弊端不断激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历史时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探究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趋势,明瞭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定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思政目标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资本论》选读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马克思关注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历史背景、阶级立场等有一个总括的了解,同时,初步掌握《资本论》这本巨著的总体结构、学术地位、研究意义等。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研读《资本论》原著、深入研究经典作家经济思想的热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经典作家在写作时所秉持的立场、所主张的观点,甚至体会作者写作时所倾注的情感。引导学生更真切地体会《资本论》这部巨著在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理论框架、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成为拥有扎实经济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科学认识当今世界复杂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立场坚定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思政融合点1
选取章节:第一章
思政结合点:科学思维,文化传承,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融合点2
选取章节: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 第三章 剩余价值理论 第四章 资本积累理论
思政结合点: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融合点5
选取章节:第五章 资本再生产理论 第六章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第七章 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地租理论及各种收入
思政结合点: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