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哲学2023级)
{{$t('开课时间')}}:
2024/08/26 - 2025/02/16
{{$t('开课学期')}}:
2024学年秋季
{{$t('开课学院')}}:
政府管理学院
{{$t('开课平台')}}:
云大学堂
{{courseJoinNumber}}
{{$t('人已参加')}},
73 {{$t('次点击')}}
73 {{$t('次点击')}}
课程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是人类哲学思想的瑰宝,继承和发展了人类认识史上一切有益成果,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日用日新、永不枯竭的理论宝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哲学专业基本课程,是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课程之一,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应用并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介绍列宁、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俄国、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介绍第二国际、苏联东欧、西方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章节
{{$t('第章', {num: toChinesNum(i+1)})}}
{{chapter.info.chapter_name}}
{{$t('第节', {num: section.sort})}}
{{section.info.chapter_name}}
{{$t('暂无数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熟悉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发展过程。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规律,熟悉列宁、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与发展,熟悉第二国际、苏联东欧、西方以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能力目标
联系显示促使学生思考现实问题。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学说和方法,分析和研究我们的时代问题、社会问题,促进学生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思政目标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过程中融入大思政教学要素,培养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信认同,同时培养文化自信的国家意识。
课程思政
思政融合点1
选取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思政结合点: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融合点2
选取章节: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思政结合点: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理想信念
思政融合点3
选取章节: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思政结合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t('评价')}}
{{evaluationTatal.average}}
{{$t('课程评分')}}
{{$t('教学团队')}}
{{$t('推荐课程')}}
{{course.name_ + ( course.classTeaching ? ('(' + course.classTeaching + ')') : '') }}
{{$t('同师在教')}}
{{$t('相同课程')}}
{{$t('同学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