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 {{$t('次点击')}}
《四书》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北宋理学诸儒将原《礼记》中《大学》、《中庸》挑选出来,与《论语》、《孟子》一起研读。至南宋朱熹完成《四书章句集注》,宣告《四书》正式成立,取代原来《五经》的地位,形成“四书五经”并称的格局。 《四书》是先秦儒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文献,宋明理学就围绕着其中的义理展开,是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继承前人的传统,明确提出“仁”,通过践仁知天确立了儒学的基本方向;孟子通过“尽心知性知天”进一步发展;《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形成大致框架;《中庸》提出天道、性命贯通而集其成。在新时代重新研读《四书章句集注》对于追寻理论源头、开拓视野、发掘资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知识目标1
了解《四书》在中华民族以及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定位。
课程知识目标2
知道《四书》的主要内容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
课程知识目标3
理解《四书》构建的完整道路、着重的当下努力,要求实现的真正自己。
课程知识目标4
掌握《四书》开启的竖直方向,彻底解决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回复的源头的重新创造。
课程能力目标1
能读懂文本中涉及到古代汉语,并能理解其基本语法。
课程能力目标2
在不同文化解决主要问题的对比中,知道《四书》的特殊性与真实普遍性。
课程能力目标3
在不同路向的对比中,理解实现真正己所包含的步骤、要求和方向,厘清“克己”与“成己”关系。
课程思政目标1
通过“上下五千年,纵横五万里”的对比,奠定文化自信的基础。
课程思政目标2
确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立场,通过努力,争取实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为仁由己”“己欲立而立人”、“上下与天地同流”。
思政融合点1
选取章节:第 一 章 第 三 节
思政结合点: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融合点2
选取章节:第 五 章 第 二 节
思政结合点:科学思维,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